新闻中心
NEWS
新闻中心
致力于尖端装备的现代化与高新材料的产业化

聚焦新质生产力·对话民企掌门人|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发力“第一”“唯一”,做碳纤维“领跑者”

2024-04-13 字号


细如发丝却比钢强!碳纤维材料被认为是“新材料之王”,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材料,将给应用领域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碳纤维材料的公司,深耕碳纤维领域18年,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率先在国内实现了干喷湿纺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自主化;打造全球首个单体规模超过两万吨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建立国内首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在国内首推全应用产品专业化定制服务。

近年来,中复神鹰发力“第一”“唯一”,以核心技术攻关和发展攻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长为碳纤维产业的头部“链主”企业。

 

413日,新江苏传媒记者对话连云港鹰游纺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张国良董事长分享了如何求新求变,为碳纤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

 

记者:据了解,您是由纺织业转型到碳纤维材料行业,并立志“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做出此选择的原因是什么?

张国良:我是2005年偶然间听到碳纤维产业的情况,当时碳纤维材料主要依赖进口,产业化技术仍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领域依旧被“卡脖子”。为了“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我找来相关书籍文献“闭关修炼”,一头扎进车间,历时10多年,带领团队相继攻克了湿法纺丝工艺百吨线、千吨线原丝制备和碳化工艺等全流程关键技术。

中复神鹰设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湿法T300碳纤维的研发、生产。2007年,公司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第一批碳纤维下线;2018年,公司的“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国内碳纤维领域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企业;2021年,公司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成功投产,实现了生产规模从千吨到万吨的巨大跨越。

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国产碳纤维从无到有、从有到站上世界舞台的亲历者、践行者。

记者: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中复神鹰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碳纤维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在您看来,如何推进碳纤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

张国良:我认为,要聚焦三大方向打造碳纤维新质生产力。

一是加速研究第四代碳纤维,助力未来产业发展。

要实现碳纤维应用的跨越式发展,就需要研发更低成本、更大规模化、更高稳定性的碳纤维。2023年以来,中复神鹰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先后在连云港、西宁开工、投产。特别是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突破了万吨规模下聚合、纺丝、碳化等单元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构建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体系,碳纤维生产规模从千吨跨越到了万吨。

连云港年产3万吨高性能碳纤维项目,是在西宁项目基础上碳纤维技术的全面升级和再一次迭代。我们从最初的湿纺工艺技术1.0版本,到干喷湿纺工艺技术2.0版本,再到西宁万吨碳纤维工程3.0版本,在历次技术迭代过程中,总结了上百个工艺技术改进点和设备升级方案,并应用到下一代生产研发中。连云港年产3万吨项目采用的就是国内最先进的4.0版本碳纤维产业化技术。

未来,该项目也将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成果,并融合绿色制造理念,通过核能蒸汽、海上1GW光伏绿电配套项目,进一步打造产业绿色生态新模式。

 

二是集中技术力量研发和突破新一代高强、高模高性能碳纤维,不断推进产品牌号更新。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拓展应用技术,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主”作用,有力推进国产高性能碳纤维从“能用”到“好用”的转变。

对于碳纤维产业来说,要始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中复神鹰就是从碳纤维聚合分子结构出发,围绕碳纤维晶体结构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发工作,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可以自主调控分子结构的技术路线。目前正向着更高性能的碳纤维再努力。

三是面向航空、新能源高端领域,提高碳纤维应用技术。

2023年,中复神鹰上海航空预浸料项目建成投产,开展航空级预浸料及配套树脂的开发与生产、碳纤维航空应用技术研究等工作,解决国产碳纤维在国产大飞机上的应用难题。同时,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中复神鹰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不同牌号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现在中复神鹰碳纤维产品不再讲 T700T800,而是航天专用、航空专用、氢能专用、热场专用、风电专用等各种不同领域专用的碳纤维,在国内首推全应用产品专业化定制服务,在行业内备受瞩目。

 

者:目前,国产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迅猛,迎来“机遇期”,面向未来,中复神鹰又将如何发力,打造各行各业都“用得起”的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张国良:过去,碳纤维材料主要应用于超高速飞机和航天器上,如今,我们的产品不仅应用于航空航天,在压力容器、碳碳复材、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在发展中,我始终认为,未来的碳纤维成本一定要低,要让各行各业能够用得起,品种要做多,性能要做好,要让各行各业能够适应。我也有信心,下一代碳纤维的性能比现在的还要高一倍。

目前,围绕高端装备的研制与开发,我们正在重点进行“第四代”高性能碳纤维成套高端装备的研制工作,同时也在为下游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开发高性能的系列化设备。我们也希望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助力集团全方位深度参与配套“风电”“光伏”“氢能源”等新能源产业。

总之,我们将牢记“让世界感受碳纤维力量”的企业使命,以技术革新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