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岁月淬炼“中国强度” 强国征程书写“碳纤华章”
7月31日下午,由共青团西宁市委主办的“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讲暨青年榜样故事分享会在城西区艺术文化中心举行。西宁公司“中国强度”核心技术攻关青年集体宣讲队的五位青年代表,以生动讲述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材料强国领域的创新突破与责任担当。活动尾声,西宁公司这五位青年代表被聘为西宁市青年讲师团讲师,勉励他们持续传递青春正能量。
破茧成蝶:从“学生工长”到全球标杆
“5年前,我是项目现场的一名女技术员;今天,我们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碳纤维生产基地。”首讲人柴娟的开场白,将听众带回西宁基地建设现场。她带领团队攻克聚合车间建设难题,实现一次性试车成功,保障了全球最大单体碳纤维基地的稳定运行。这位曾被称为“学生女工长”的85后,用五年坚守践行着“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
高原逐梦:打破垄断的“黑色黄金”突围战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守的,是科技报国、产业兴邦的不变初心!创的,是材料强国、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魏跃英的宣讲掀起全场高潮。西宁公司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团队,从攻克“卡脖子”技术到建成高原智能工厂,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蜕变。在海拔2600米的高原上,他们将持续提升国产碳纤维全球竞争力,让“中国强度”在世界舞台绽放异彩!
毫厘必争:年节约成本2000万的“溶剂革命”
“凌晨3点的极寒中,我们连续奋战十余小时完成了抢修任务,保障了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工艺员刘俊杰的讲述充满“硬核”细节。溶剂提纯工艺的优化大幅降低了单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年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这位90后工程师坚定地说:“中国青年从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超越的一代’!”
钢铁经纬:用“1922精神”织就强国梦
“1922”青字号是“一群人一条心”的接力赛;五四奖章是“一代人接一代人担当”的新起点!魏欣欣分享了“新时代青年以责任守护安全,以创新攻克退丝、双烘干等技术难题,以团结凝聚800人队伍”的故事,展现了青年工程师的坚韧品格。这支青年团队,将创新、融合、奋进、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扎实贯彻于“11234”经营策略之中,为强国梦想织就坚实的钢铁经纬。
青藏之巅:锻造绿色发展的“国之大材”
在青藏高原造出“黑色黄金”,靠的是“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徐得忠的宣讲掷地有声。中复神鹰团队在西宁高原攻坚克难,突破各项技术瓶颈,仅用两年实现万吨线投产,创造了“神鹰速度”。青年团队占比高达95%,他们扎根高原,依托平台成长,成果斐然。未来将聚焦绿色智能发展,传承精神,锻造更强大的“中国强度”。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高原到太空,西宁公司青年团队以“中国强度”为笔,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篇章。这群平均年龄32岁的青年,在青海高原上用钢铁意志编织着中国新材料的经纬。他们的故事,正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最炽热的青春宣言!
来源:中复神鹰碳纤维 西宁公司